微博大家已经耳熟能祥了,先让我们看一下一些数据,据最新统计,截止到2012年5月,新浪微博用户已经达到了3.24亿,腾讯微博用户更多,甚至达到了4.25亿,在中国网民数量中,微博用户更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而且以迅猛的速度增长。
大家知道第一代媒体是什么吗,没错,就是我们日常经常看的报纸和杂志了,但是这些媒体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譬如费用比较昂贵,人群范围也是比较有局限性。这些媒体相对来说,广告活动的精准性是基本上无法实现的。在Web1.0时代,虽然可以通过点击率等方式判断广告效果,但精准性不高、互动性很差。目前互联网广告,譬如我们看到过的报纸上的广告,他们用的是文字链,还有电视啊,收音机啊,其实这些并没有多大的优势能把广告平移到互联网上,
在兴趣上是不是有一些发展和探索,搜索是最精炼大家兴趣的,比如在百度搜索一个关键字是带着你的兴趣,你搜索时候旁边有广告点击率非常大。我能知道目标客户群的兴趣和广告主的诉求点,搜索引擎通过浏览者输入关键字产生提供相应信息给他,这样把闭环圈起来。
直到微博的出现,才使得互动、精准营销成为可能。
通过对粉丝的标签、微博内容、参与话题、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关注的特定帐号等信息,可以精准有效地锁定企业的目标人群。无论是新品上市、市场调研、研发调研,还是广告测试,都可以借助微博,获得精准的反馈信息。而这些,在传统的操作模式下,既费时、费力、费钱,还可能有造成很大误差。
企业营销动作的目标:
1、有效的增加新客户
2、留住你的老客户
3、提高客户的购买率
4、提升客户的购买档次
5、实现交叉销售。
对于非新成立的企业而言,增加新客户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其余的4个目标才是最重要的。企业20%的忠诚客户,创造了80%的利润;而20%的最低价值用户,耗费了80%的营销成本。
一个良好的企业微博粉丝体系结构大致是:第一层级是10%的忠诚用户粉丝(且很大部分是企业铁杆支持者);第二层级是70%的普通用户粉丝(基本上都购买过企业的产品/服务);第三层级是19.5%的普通粉丝(可能对企业感兴趣、暂未购买企业产品/服务);剩余不到0.5%的第四层级是企业高管、员工、相关媒介、其他关注者等。
所以总得来说,不是越多企业粉丝就越好的,关键是怎么去把第一层次的粉丝的数量比重扩大了,再来稳固第二层的粉丝,并将起转化为第一层。有效“说服”第三层级的粉丝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对于第四层级,则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助力企业微博宣传。第一、第二层级的粉丝,是企业最最应该关注和重点培育的对象。
有些公司通过搞什么抽大奖之类的活动,虽然在短短的时间内能吸引大批的抽奖控,活动的活跃也能给企业带来相当理想数量的粉丝,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活动结束后,又是怎么样的呢,还能hold住粉丝吗?还有一类微博代营公司,以傍大号、发笑话、段子满足企业无知的追求粉丝数量的强烈需求。我想说,你们这样是往往不能的,这违背了公司的营业目的。
如今的营销者是迎接大变化大挑战的一代,互联网时代的兴起,翻天覆地的改变了媒体——营销依托的渠道平台,从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到互联网,从门户垂直网站、到搜索引擎,再到社会化媒体,整个媒体环境、营销平台的变化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但精准始终是营销的主题,也是未来社会化营销发展的趋势,随视传媒已经并正在做的,就是帮助企业准备好技术和工具,弄潮社会化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