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营销不仅要利用新媒体的时间,空间等方面的优势,更要充分的发挥出突发事件微博的影响力和推动力。我们一般都认为营销肯定是和营利性单位组织有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关系,这种片面,狭隘的看法在信息快速传播的网络时代是要被淘汰的。现在的国家企事业单位,社会公益性组织都在积极的利用微博更好的向社会民众传递相关信息,以便更好的服务社会,更好的“营销”自身。遇到突发事件也能更好的及时与民众互动,沟通,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7月21日上午10点,一场特大暴雨袭击北京。这场持续了10多个小时的暴雨导致77人死亡,造成经济损失116.4亿元。在这次灾害的过程中,每一个在现场的人都成为前方记者,消息、照片很快通过各大社交网络迅速传播,转发评论数直线上升。寻人的、联系救援的、发布警示的,都通过社交网络实现了信息的快速和广泛的传播。不管是微博、还是QQ空间等,中国的社交网络,特别是微博再一次在突发灾难面前集体呈现了作为新兴媒体的巨大力量。
面对这样的突发事件,民众对北京政府的不满意,不信任都到达了前所未有的地步,那么北京市政务微博能不能起到一个很好的沟通互动和解决问题的平台呢?北京市政务微博应该及时发布政府的最新动态,积极的利用微博和市民互动,全面的听取的他们的意见和反应的问题。而不能让微博平台成为一个摆设,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优势。
深圳政务微博在面对这次“韦森特”台风时就很好的运用微博的互动和及时等特点,例如:深圳交警从7月23日中午开始发布关于“韦森特”的微博,并转发相关预警警报,24日零时,深圳交警发布一条温馨提示,敬告广大车主:台风登陆期间,深圳交警已派出160台拯救拖车在全市各驻守点通宵待命,各位车友如遇水浸熄火、坏车等需要求助的,请拨打110报警救助。交警拯救拖车将把车辆移到安全地点,不收取任何费用。24日零时37分,深圳交警的微博才停止更新。
在面对突发事件传统的媒体都显得如此的脆弱和无力,政府机关可以很好运用新媒体实时性,范围广,受众面大等特点,更好的向市民群众传递有价值的信息,微博营销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层面上的企业,政府机关,社会组织更应该抓住机会,在民众面前树立负责任是,亲民的好形象。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仅是找谁来负责,更是要及时解决问题,让信息更加的透明,政府和民众齐心协力,并且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机制,微博就可以提供这样的一个互动平台。突发事件的发生促使政府机关,社会组织对微博“营销”的重视和推崇, 微博营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营销和推广了,而是更好的提高效率,解决问题,促进沟通的一种手段了。
文章来源于:微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