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1世纪的我们,随着用户群体网络普及,互联网有不断的壮大,一些社会化的媒体形态如,博客,论坛,即时通讯等等都被广泛的应用起来了,而且深入众多的网民的日常生活中。
当然,微博也如此。想必对于微博这个概念,大家已经熟悉到不能在熟了。不错,它是一种允许用户即时更新简短文本,并可以公开发布的博客形式,它允许任何人阅读或者只能由用户选择的群组阅读,与传统博客相比,微博具有更好更多的有点,譬如发布更便利、传播更迅速,并且发布字数限制在140字之内,方便用户通过电脑手机、IM软件(QQ、MSN、Gtalk、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多平台浏览发布,所发信息实时传达,并可一键转发。
微博作为一个自己的信息共享平台,也在慢慢逐步的改变中国社会。微博在近来短短两年多的时间更是发展迅速,用户数量飞速增长,这无疑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一个不可小视的重要的角色。
说说新浪微博吧,正式上线一年多的新浪微博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期间出现了爆发的高潮,在一些重要的比赛出现进球后的几分钟内,新浪微博关于这方面的热点都几近爆棚。阿根廷队与德国队的淘汰赛期间,相关新浪微博数超过300万条,创下自世界杯开赛后的最高值,其中微博发送量峰值达到每秒3000条。另一个体现微博影响力的表现是各地政府机关纷纷进驻微博,7月13日,北京市公安局成立"公共关系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北京市公安局局长傅政华任组长。傅政华表示,将开通博客和微博与意见领袖、网民进行交流互动,并通过博客、微博等形式向民众公开警务信息,并广泛听取民众的建议和呼声。作为国内微博行业目前的绝对领先者,新浪微博聚集了超过1000万的用户,这是不容怀疑的受众力量,也使得新浪微博成为了一个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具有实时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新媒体互动平台。
微博本质上就是一个个人的媒体,不是有资料说多少人就可以相当一个什么之类的吗,“当你的粉丝超过100,你就好比一本内刊;超过1000,你就是布告栏;超过1万,你就是一本杂志;超过10万,你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你就是一份全国性报纸;超过1000万,你就是电视台。”人数众多的话,当然可以充当一个不错的传递信息的媒介。他同时也是一个向社会喊话的工具。微博不但可以以个人的方式面向网络的即时传播,还可以通过群聚的方式,让人人都可以形成即将属于自己的听众群落。你可以将个人的意见观点以最精炼的词汇表达出来。
从意义上说,微博是促进社会民主开放和社会健康平衡的一个重要手段。只要微博的发放信息足够开放的话呢,那么你也许会表达出更有真实性效果的事实真相,这是往往比那些传统媒介的报道更加好的,不过微博可不是你随便造谣的地方,相反,粉碎谣言才是微博要做的。
微博平台对于一些互联网企业来讲,它意味着担当一种法律责任和社会责任的履行。所以只有建立起良好的机制,向谣言说“不”,以此来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
而对于政府来说呢,担当意味着公开透明和创新管理。所以政府要勇于主动面对事实,主动学习,善于引导管理的智慧也是必不可少的。当与公众的利益和突发事件冲突时,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稳定民心,压制谣言进一步传播。